總統大選結束了,我可以放心地開始聊點政治的話題,也講講我在國外求學過程的親身經歷。
需要先強調的是,我認為我底下要講的東西應該是超脫藍綠、不分族群的,所以無論您是國民黨擁護者、民進黨死忠者、無黨籍追隨者、無既定立場觀望者、還是外省人、本省人、原住民、平地人、山地人、外島人、甚至於外國人,都請您耐著性子把文章看完;看完之後無論同不同意,我期待您把氣出在下面的留言區,而不是不當一回事。
過去五年中,我有四年在歐洲的西班牙留學,來往的朋友遍及歐、美、亞、非四大洲,我想我對「台灣」目前國際情況的認知應該能夠比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更超然、更透徹。
那要開始了.....
偏頗地說,我應該是個台獨基本教義派。說得正確一點,就是我認為「台灣」這塊土地上存在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國家有獨立運作的總統與政府機關,這個國家的領土包含台灣島、澎湖島、金門及馬祖列島、東沙群島及釣魚台島等離島,這個國家有專屬人民,其人民出入國家或拜訪其他國家時會出示這個國家所發給的護照作為官方旅遊證件。
所以我擁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因為它代表我的祖國、我的家鄉,它是我心目中唯一的國旗。
我也樂意唱國歌,在任何場合只要唱起國歌,我就會肅然起敬,因為它也代表我的祖國、我的家鄉。
基本上我也贊同「中華民國」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國家的國號,但是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我有但書,詳述於下。
「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目前法源是依據1947年12月25日開始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歷經了這麼多年的時空,在「中華民國憲法」中論述的「中華民國」領土已經和現今國際情勢有很大的出入,「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究竟是否還存在,是個很大的疑問。
其二,依據聯合國於1971年10月25日所發表的「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內容記載「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會之一」;也就是說,聯合國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華民國」的繼任政權,繼承一切權利並取代原有「中華民國」的存在(所以才會認定為「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國際上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因為國際認知「中華民國」的領土及權利已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繼承,成為世界上唯一存在代表「中國」的國家。
今天「中華民國」要繼續出來搶權利,當然會被否定。
在西班牙,無論是辦理私人銀行開戶或公家單位報戶口、申請居留證,台灣學生常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國籍」。如果在申請表格上的國籍欄填上「Republic of China」,換來的認知就是「你是中國(China)人」,因為在國際上的認知,「China」只代表著「People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國籍欄填的是「Taiwan」,那辦事員就會翻翻護照,問說「你的護照上又沒有任何TAIWAN的字樣,你怎麼證明你真的是來自台灣?」
所以我後來特地申請換了一本新的中華民國護照,封面標記著TAIWAN。這不是有心人士講的什麼秘密台獨的陰謀,只不過是為了在目前混亂不堪的國際認知中保護自己權利的唯一作法。
在西班牙,被迫拿到國籍欄註記「China」的台灣學生並不在少數。這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很容易會損害到台灣學生在國外的許多權利,就算不去考量在辦理學位認證過程中會產生的矛盾與衝突,也無法避免在各國海關通關時被認定「偽造文書」、「文件不符」的風險。
所以我認為,要堅持以「中華民國」作為「台灣」這塊土地上國家的國號,當然可以,但是請政府及政治人物們勇敢面對現實,修改憲法中關於國家領土及主權範圍的法條,作為一個新的國家重新出發;否則,就以「台灣」、「福爾摩莎」等其他名稱作為國號,以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藉此掙脫歷史窠臼,為「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建立起新的國際地位。
簡單說一句,請不要再天真地認為中國大陸的領土通通是我們的,那已經是超過半個世紀以前的事了;政治人物礙於政治利益不敢面對現實,怎麼一般民眾也跟著不敢面對現實了?
法理上,「台灣」這個地方存在著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很清楚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是同一個國家;國際政治利益選擇放棄「台灣」的國家與人民,並不表示我們也要跟著放棄自己。對自我存在真實的堅持,才是保有自我權利最實際的作法,也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正用數百枚飛彈對著「台灣」這塊土地,在我的認知裡,「中國」是敵國。
說到這裡,我覺得台灣人民對「國家」的認知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就我所觀察,在台灣普遍存在著三種主要的國家認知,分別是「台灣獨立」、「終極統一」及「維持現狀」三種。「台灣獨立」的論點大致與我的想法相符,我就不再贅述;「終極統一」的論點源自於台灣近代發展的歷史,雖然我並不同意,但我能接受這種想法的存在,因為它是合理的、合乎邏輯的,雖然不合乎時代背景,但我尊重。
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維持現狀」這種想法。
「維持現狀」這種想法最早應該是出自少數商人的口中,因為「(少數)商人無祖國」,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夠賺錢,國家定位在哪裡又何妨。但是不知不覺間,許多一般民眾似乎也漸漸接受了「維持現狀」這種論調,認為「不統不獨最好,至少不要在我活著的時候去改變現狀,因為我可能會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環境的變化」。這如果不是不敢發表個人意見,就是壓根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所表現出的不但是一種國家認同意識的錯亂,更是對國民責任的推卸與逃避。
如果人民不去支持國家,那國家又如何能在人民面臨困境時保護人民?
說白話一點,我認為「維持現狀」的意思就是「反正我沒意見,就先打打馬虎眼,等到火燒到眉毛再說」。
「沒意見」這種事往往就是冷水煮青蛙,等到喊燙就來不及了。
話說回來,我必須要澄清,我並不是在鼓吹「台獨」,也並不同意以任何激進的方式或舉動去對抗任何人。
我所倡導的只是「國家認同」的重要性。
我認為,台灣目前之所以陷入如此矛盾的國際困境,「國家認同」的歧異要負很大的責任。長期以來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對於「國家」的共識存在巨大的歧異與矛盾,使得我口中對岸的「敵國」能夠藉由這些矛盾做為施力點在國際上散佈不實言論、混淆視聽甚或排擠。
簡單地說,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都無法達成共識,還能有什麼立場要求別人怎麼想?
歸根究底,所謂的「國際認知」不過是地球上各個統治者政治角力的籌碼平衡,今天的國際情勢迫使我們無法被承認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並不代表我們自己就得依照那樣的想法走;無論外界對我們的認知如何,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才是最重要、最有力的。
也許三十年、五十年無法實現我們對自我的認知,但這樣的認知就是無意義的嗎?錯了!別忘了,上一個五十年很多人還在想「回家」,更早的五十年更多人根本還沒來到這裡,誰又能知道下一個五十年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認知而改變?
隨著時間前進,可以想見的是將會有更多人把台灣當成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祖國。我已經過了三十歲,「中國」距離我已經太遙遠了,更遑論那些比我年輕、在未來五十年會主導社會態勢的新生代「台灣人」呢?
「中華民國」很快地就要慶祝建國100週年了,在這個時候也許是一個非常適當的時刻,讓「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才是人生於此必須要堅持與追求的?什麼藍不藍、綠不綠的問題姑且放在一邊,嚐嚐自由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的樂趣。
在此分享一篇由歐美澳各國台灣同學會所發表的共同聲明「我們對於公投的立場與看法」,希望各位能夠暫時拋棄成見、撇除既定立場,用一種更超然的眼光去看看我們這些外國留學生親身經歷所得到最真誠的心聲。
最後,僅附上一段刻於於美國波士頓(Boston)「新英格蘭大屠殺紀念碑」(The New England Holocaust Memoria)上的銘文;這段源自於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Pastor Martin Niemöller, 1892–1984)的詩的短文深深烙印在我心底,期望與各位耐心看完文章的朋友們共勉之: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出聲,因為我是新教徒;
THEN THEY CAME for me,
and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
最後,他們奔向我來,此時此刻再也沒有人能為我出聲了。
需要先強調的是,我認為我底下要講的東西應該是超脫藍綠、不分族群的,所以無論您是國民黨擁護者、民進黨死忠者、無黨籍追隨者、無既定立場觀望者、還是外省人、本省人、原住民、平地人、山地人、外島人、甚至於外國人,都請您耐著性子把文章看完;看完之後無論同不同意,我期待您把氣出在下面的留言區,而不是不當一回事。
過去五年中,我有四年在歐洲的西班牙留學,來往的朋友遍及歐、美、亞、非四大洲,我想我對「台灣」目前國際情況的認知應該能夠比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更超然、更透徹。
那要開始了.....
偏頗地說,我應該是個台獨基本教義派。說得正確一點,就是我認為「台灣」這塊土地上存在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國家有獨立運作的總統與政府機關,這個國家的領土包含台灣島、澎湖島、金門及馬祖列島、東沙群島及釣魚台島等離島,這個國家有專屬人民,其人民出入國家或拜訪其他國家時會出示這個國家所發給的護照作為官方旅遊證件。
所以我擁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因為它代表我的祖國、我的家鄉,它是我心目中唯一的國旗。
我也樂意唱國歌,在任何場合只要唱起國歌,我就會肅然起敬,因為它也代表我的祖國、我的家鄉。
基本上我也贊同「中華民國」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國家的國號,但是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我有但書,詳述於下。
「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目前法源是依據1947年12月25日開始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歷經了這麼多年的時空,在「中華民國憲法」中論述的「中華民國」領土已經和現今國際情勢有很大的出入,「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究竟是否還存在,是個很大的疑問。
其二,依據聯合國於1971年10月25日所發表的「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內容記載「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會之一」;也就是說,聯合國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華民國」的繼任政權,繼承一切權利並取代原有「中華民國」的存在(所以才會認定為「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國際上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因為國際認知「中華民國」的領土及權利已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繼承,成為世界上唯一存在代表「中國」的國家。
今天「中華民國」要繼續出來搶權利,當然會被否定。
在西班牙,無論是辦理私人銀行開戶或公家單位報戶口、申請居留證,台灣學生常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國籍」。如果在申請表格上的國籍欄填上「Republic of China」,換來的認知就是「你是中國(China)人」,因為在國際上的認知,「China」只代表著「People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國籍欄填的是「Taiwan」,那辦事員就會翻翻護照,問說「你的護照上又沒有任何TAIWAN的字樣,你怎麼證明你真的是來自台灣?」
所以我後來特地申請換了一本新的中華民國護照,封面標記著TAIWAN。這不是有心人士講的什麼秘密台獨的陰謀,只不過是為了在目前混亂不堪的國際認知中保護自己權利的唯一作法。
在西班牙,被迫拿到國籍欄註記「China」的台灣學生並不在少數。這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很容易會損害到台灣學生在國外的許多權利,就算不去考量在辦理學位認證過程中會產生的矛盾與衝突,也無法避免在各國海關通關時被認定「偽造文書」、「文件不符」的風險。
所以我認為,要堅持以「中華民國」作為「台灣」這塊土地上國家的國號,當然可以,但是請政府及政治人物們勇敢面對現實,修改憲法中關於國家領土及主權範圍的法條,作為一個新的國家重新出發;否則,就以「台灣」、「福爾摩莎」等其他名稱作為國號,以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藉此掙脫歷史窠臼,為「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建立起新的國際地位。
簡單說一句,請不要再天真地認為中國大陸的領土通通是我們的,那已經是超過半個世紀以前的事了;政治人物礙於政治利益不敢面對現實,怎麼一般民眾也跟著不敢面對現實了?
法理上,「台灣」這個地方存在著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很清楚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是同一個國家;國際政治利益選擇放棄「台灣」的國家與人民,並不表示我們也要跟著放棄自己。對自我存在真實的堅持,才是保有自我權利最實際的作法,也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正用數百枚飛彈對著「台灣」這塊土地,在我的認知裡,「中國」是敵國。
說到這裡,我覺得台灣人民對「國家」的認知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就我所觀察,在台灣普遍存在著三種主要的國家認知,分別是「台灣獨立」、「終極統一」及「維持現狀」三種。「台灣獨立」的論點大致與我的想法相符,我就不再贅述;「終極統一」的論點源自於台灣近代發展的歷史,雖然我並不同意,但我能接受這種想法的存在,因為它是合理的、合乎邏輯的,雖然不合乎時代背景,但我尊重。
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維持現狀」這種想法。
「維持現狀」這種想法最早應該是出自少數商人的口中,因為「(少數)商人無祖國」,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夠賺錢,國家定位在哪裡又何妨。但是不知不覺間,許多一般民眾似乎也漸漸接受了「維持現狀」這種論調,認為「不統不獨最好,至少不要在我活著的時候去改變現狀,因為我可能會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環境的變化」。這如果不是不敢發表個人意見,就是壓根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所表現出的不但是一種國家認同意識的錯亂,更是對國民責任的推卸與逃避。
如果人民不去支持國家,那國家又如何能在人民面臨困境時保護人民?
說白話一點,我認為「維持現狀」的意思就是「反正我沒意見,就先打打馬虎眼,等到火燒到眉毛再說」。
「沒意見」這種事往往就是冷水煮青蛙,等到喊燙就來不及了。
話說回來,我必須要澄清,我並不是在鼓吹「台獨」,也並不同意以任何激進的方式或舉動去對抗任何人。
我所倡導的只是「國家認同」的重要性。
我認為,台灣目前之所以陷入如此矛盾的國際困境,「國家認同」的歧異要負很大的責任。長期以來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對於「國家」的共識存在巨大的歧異與矛盾,使得我口中對岸的「敵國」能夠藉由這些矛盾做為施力點在國際上散佈不實言論、混淆視聽甚或排擠。
簡單地說,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都無法達成共識,還能有什麼立場要求別人怎麼想?
歸根究底,所謂的「國際認知」不過是地球上各個統治者政治角力的籌碼平衡,今天的國際情勢迫使我們無法被承認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並不代表我們自己就得依照那樣的想法走;無論外界對我們的認知如何,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才是最重要、最有力的。
也許三十年、五十年無法實現我們對自我的認知,但這樣的認知就是無意義的嗎?錯了!別忘了,上一個五十年很多人還在想「回家」,更早的五十年更多人根本還沒來到這裡,誰又能知道下一個五十年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認知而改變?
隨著時間前進,可以想見的是將會有更多人把台灣當成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祖國。我已經過了三十歲,「中國」距離我已經太遙遠了,更遑論那些比我年輕、在未來五十年會主導社會態勢的新生代「台灣人」呢?
「中華民國」很快地就要慶祝建國100週年了,在這個時候也許是一個非常適當的時刻,讓「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才是人生於此必須要堅持與追求的?什麼藍不藍、綠不綠的問題姑且放在一邊,嚐嚐自由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的樂趣。
在此分享一篇由歐美澳各國台灣同學會所發表的共同聲明「我們對於公投的立場與看法」,希望各位能夠暫時拋棄成見、撇除既定立場,用一種更超然的眼光去看看我們這些外國留學生親身經歷所得到最真誠的心聲。
最後,僅附上一段刻於於美國波士頓(Boston)「新英格蘭大屠殺紀念碑」(The New England Holocaust Memoria)上的銘文;這段源自於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Pastor Martin Niemöller, 1892–1984)的詩的短文深深烙印在我心底,期望與各位耐心看完文章的朋友們共勉之: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出聲,因為我是新教徒;
THEN THEY CAME for me,
and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
最後,他們奔向我來,此時此刻再也沒有人能為我出聲了。
有機會我們可以聊一聊,只要您有興趣
最後那篇短文..太令人省思了!
要是那些可以在新聞上出現且左右許許多多認知不足的台灣同胞的政客們能夠有屏除政治利益等利害關係且能真正為台灣這塊大家熱愛著的土地多做一點有意義的事就真的太好了
pd那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最近看到的資訊,中國對著台灣的飛彈已增加為一千四百餘枚..
害我嚇一跳,以為認錯人
這麼客氣是有欠我錢嗎?
承諭同學開業了,上週四有去拜訪,當個建築師真是不簡單啊~
PS.其實我.. 是會直接對「回歸敵國」或「終極統一」說『不!!!』的人,只是身邊有好些念後殖民和國家認同的人,所以對相關議題反應可能多了些討論空間,不好意思。
在理性的基礎上,真理愈辯愈明,我很歡迎您的參與!
不過我發現,我好像誤把您當成我一個大學同學了
(你們的名字英文拼法一樣啊...)
如果我有冒犯之處,也請不吝指正~
在英國目前遇到的官員都很清楚、TAIWAN和CHINA是不同的國家
最簡單的例子是
中國學生到英國一週內要去警察局註冊、登記住址和繳交四五十英鎊的手續費,而台灣學生並不需要作這種類似交保護費的事情
我說辦申根簽證的國籍填寫有那個問題,其實不見得每個國家的辦事處或使館都會這樣要求,至少目前我自己辦過的比利時、德國、奧地利都對我填TAIWAN沒有意見
回到你核心的問題:(如果我解讀沒有錯誤的話)我們拿著同樣的護照的大家是不是對我們自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有一致的認同?我想當平民百姓的我們絕大多數都沒有在認同那個敵國是祖國吧?(即使是1949年之際到台灣的人也沒有太多人想要跟共產黨作同志阿!他們是怎樣被共產黨欺負的、那樣的深仇大恨是烙印一輩子的記憶阿!)(當然我也記得北京申奧成功的時候,謝啟大和新黨的人有多高興地慶祝,媒體的報導讓我整個不爽到極點& 極度orz)
只是執政者要使用的政治語言和國際社會的協調互動應該不只是說了開心、不擔心後果的操作方式,就我看到的全世界的政客都是很認真地在操作那些有很多種解讀方式的政治語言,如果台灣的政客沒有辦法那樣操作,就會像在險惡環境的無辜小白兔一樣、很是危險,不是嗎?
最後一小句:如果全民一致把國籍欄寫TAIWAN,簽證官會說什麼?我覺得答案很多可能耶:因國家因人都不同,如果在西班牙這樣填也不對、那樣填也有問題,不管是一個人這樣填、還是全台灣的人都填一樣、對簽證官來的差異在哪裡?他(她)依據的應該是法源上的規定、而不是很多人這樣填他(她)就接受吧?
BTW, 我當然也覺得政客面對現實很重要,只是端看他們如何操作語言,而不是將問題束之高閣。
我一直希望台灣(或是中華民國)是個國際官方說法承認的主權獨立的國家(雖然實質上我們是、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的歐洲人多半也瞭解,只是不被國際官方承認)
不過要讓國際官方說法承認、似乎必須先讓敵國承認、被敵國官方說法箝制的國際官方說法才會真的承認我們本來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要讓敵國承認、似乎很難避免戰爭(照目前敵國的態度來說)
那~請問大家準備好要打戰了嗎?
兵役役期多半的義務役軍人似乎沒有戰力,我們國家的職業軍人也不見得就有戰力,整個國家的人也沒有對可能面對的獨立戰爭有危機意識
那~我們要怎樣讓國際社會承認?
另:我一直到前幾年才發現:住在金門、跟台灣本島的人持有相同護照的人,可能會對國名叫做「台灣」有不同的意見耶..
PS.我們在英國辦申根簽證的時候我們的國籍都直接填TAIWAN,不過有朋友申請西班牙簽證的時候被刁難不能寫TAIWAN、朋友就說那我護照上面寫ROC,我就寫ROC、西班牙簽證官就沒意見...
請容我反問妳,獲得敵國和國際的承認是很重要的事嗎?
相較於此,我想我們先承認自己比較重要一點!
如果因為屈服於敵人的威逼就選擇看似安全的道路,
不由得讓我想起「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句話。
(本文絕無任何諷刺意味,請不要故作聯想...
如果我們自己取得共識(重申,並非逕行宣佈獨立之類的舉動),
「中國」就一定會打過來?我敢大膽地說,這樣想就上當了!
目前「中國」持續能操弄的就是我們自己的矛盾,
矛盾一旦消失,「中國」就失去「武力侵台」的理由與價值。
因為現今國際上已經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強迫一群原本不信服它的人民去臣服,上一次發生這樣的情況已經是至少200年前的事情了。
「中國」敢打,就是抱定它只需要跟一半的台灣人民作戰。
(也許只有1/3?)
如果全台灣人民都要跟它打,那絕對就不是只有兩岸的問題了.....
時間一久,這仗還打得動嗎?
話說回來,我可沒說過全民共識會是「台獨」哩~
說不定全民共識是「統一」,那就盡早回歸「祖國」!
飛彈趁鋼價行情看好趕快賣掉吧~
至於國名該叫什麼,我沒意見,只求一致。
東一個「中華台北」,西一個「中華民國」,
不要說外國人了,連台灣人自己都搞不懂該怎麼叫自己了。
所以大多數的台灣留學生都會說,「我來自台灣」。
報地名最不會產生錯誤啦~
其他的就像我文中所寫,政治人物先面對現實再說!
你們國籍欄寫ROC是無所謂,反正只是來玩的。
我們寫ROC,拿到國籍為CHINA的居留證就是苦難的開始。
進出申根地區?很抱歉,你是中國人,請依照中國規定辦理。
學位認證?很抱歉,你應該先到中國大使館報到。
想憑申根免簽證進入瑞士?很抱歉,我們開放的是台灣人。
通關?你的居留證跟護照資料不符,請跟我進來一下.....
如果全民一致都寫「TAIWAN」,簽證官還能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