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電影《囧男孩》和《海角七號》,冷血如我依然忍不住讚一筆。
(還沒看過嗎?快去看,我已經決定收藏DVD了!)
======================================================
即使沒造訪過《新天堂樂園》,我們還是可以成為《囧男孩》
這個故事充滿笑淚,但也許我們都曾經歷過,或多或少。
成長的過程中無論再期望、抑或不捨,我們都會長大;
相遇、別離、快樂、悲傷、搞怪、責罰,哪一樣不是在驅使著我們前往下一個世界?
也許是期望中的繁華異世界;也許是不願面對的殘酷國度;
但總有一天我們還是可以在自己的心底,發現那曾經屬於我們的真實。
一個屬於還擁有「純真」的孩子們的真實。
也許是因為我從小生長在軍區的老眷區附近,我自問,電影裡哪一件事我沒經歷過?
除了兩位男主角的身世背景,還真的沒有一件事我沒有經歷過(當然不是完全一模一樣...)。
也因為如此,從骨頭裡竄出來的酸麻讓我感到非常高興。
非常高興,我依然能夠感受到這些留存在我體內的真實。
瑤語錄:「我看了沒有感覺,是不是代表我沒有童年?」
(雨:不是妳沒有童年,實在是因為妳太想扁那兩個小鬼,其實我也是...)
不必成為《海上鋼琴師》,依舊擁有原鄉《海角七號》
乍看之下雖有點譁眾取寵,但你是否仍記得,出生的城鎮大街小巷裡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那些充滿活力、背負故事的人們,逐一消逝在快速發展的城市裡;
當有一天再度面對這些深邃的臉龐,你會發現,他們竟是如此親切。
這裡,正是我們的家鄉;無論我們曾經離開到多麼遙遠的地方,這裡永遠歡迎我們回來落腳。
另一條主線,訴說著60年前的遺憾,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別離的傷痛;
是真愛?是逃避?無論如何在60年後,這份遺憾不再重現,那不別離的承諾正是最大的救贖。
最後,我很高興看到有人願意正視日本殖民文化對台灣的影響。
在過去被日本殖民對台灣官方而言似乎是一種恥辱,是一段不允許被討論的記憶;
殊不知日本殖民文化早已經是台灣文化發展的一部分,不應該被切割、忽視,更不該被妖魔化。
歷經《悲情城市》的對立與仇視,我們終於可以正面看待這段不可抹滅的歷史。
看完電影我只有一個感想,「我決定回來這裡,真是太好了!」
瑤語錄:「好久沒有跟那麼多人一起看電影了耶~」
(雨:我也是耶~星期六下午,高雄奧斯卡1廳幾乎滿座,大概只有邊角各空兩個座位...)
瑤語錄2:「那個日本人沒有資格說他愛友子!!因為他沒有勇氣帶她走!!」
(雨:.....妳說得對,所以最後阿嘉才會對友子說那段話...)
======================================================
這兩部電影共同的特色,除了都是台灣原生電影之外,就是導演都在說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沒有花俏、沒有技巧繁複的運鏡,只有一再掀起我心海波漣的共鳴。
在有些人眼裡也許是「導演不太會說故事」,但對我而言卻是最不做作、最深沈的悸動。
另外,為什麼會提到《新天堂樂園》和《海上鋼琴師》?因為這兩部片我分別看過2次和3次,
相較起那份永恆不變的感動,這兩部台灣電影雖多了點生澀,但也多了一份熟悉和溫暖。
近年來,要感動我很容易,但要讓我因感動而費工夫整理思緒,很難.....
這兩部電影真的令我由衷推薦,值得細細品嚐、反覆玩味!
p.s.「大大」的嘴巴和神情真的跟瑤魚兒有像到.....
(還沒看過嗎?快去看,我已經決定收藏DVD了!)
======================================================
即使沒造訪過《新天堂樂園》,我們還是可以成為《囧男孩》
這個故事充滿笑淚,但也許我們都曾經歷過,或多或少。
成長的過程中無論再期望、抑或不捨,我們都會長大;
相遇、別離、快樂、悲傷、搞怪、責罰,哪一樣不是在驅使著我們前往下一個世界?
也許是期望中的繁華異世界;也許是不願面對的殘酷國度;
但總有一天我們還是可以在自己的心底,發現那曾經屬於我們的真實。
一個屬於還擁有「純真」的孩子們的真實。
也許是因為我從小生長在軍區的老眷區附近,我自問,電影裡哪一件事我沒經歷過?
除了兩位男主角的身世背景,還真的沒有一件事我沒有經歷過(當然不是完全一模一樣...)。
也因為如此,從骨頭裡竄出來的酸麻讓我感到非常高興。
非常高興,我依然能夠感受到這些留存在我體內的真實。
瑤語錄:「我看了沒有感覺,是不是代表我沒有童年?」
(雨:不是妳沒有童年,實在是因為妳太想扁那兩個小鬼,其實我也是...)
不必成為《海上鋼琴師》,依舊擁有原鄉《海角七號》
乍看之下雖有點譁眾取寵,但你是否仍記得,出生的城鎮大街小巷裡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那些充滿活力、背負故事的人們,逐一消逝在快速發展的城市裡;
當有一天再度面對這些深邃的臉龐,你會發現,他們竟是如此親切。
這裡,正是我們的家鄉;無論我們曾經離開到多麼遙遠的地方,這裡永遠歡迎我們回來落腳。
另一條主線,訴說著60年前的遺憾,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別離的傷痛;
是真愛?是逃避?無論如何在60年後,這份遺憾不再重現,那不別離的承諾正是最大的救贖。
最後,我很高興看到有人願意正視日本殖民文化對台灣的影響。
在過去被日本殖民對台灣官方而言似乎是一種恥辱,是一段不允許被討論的記憶;
殊不知日本殖民文化早已經是台灣文化發展的一部分,不應該被切割、忽視,更不該被妖魔化。
歷經《悲情城市》的對立與仇視,我們終於可以正面看待這段不可抹滅的歷史。
看完電影我只有一個感想,「我決定回來這裡,真是太好了!」
瑤語錄:「好久沒有跟那麼多人一起看電影了耶~」
(雨:我也是耶~星期六下午,高雄奧斯卡1廳幾乎滿座,大概只有邊角各空兩個座位...)
瑤語錄2:「那個日本人沒有資格說他愛友子!!因為他沒有勇氣帶她走!!」
(雨:.....妳說得對,所以最後阿嘉才會對友子說那段話...)
======================================================
這兩部電影共同的特色,除了都是台灣原生電影之外,就是導演都在說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沒有花俏、沒有技巧繁複的運鏡,只有一再掀起我心海波漣的共鳴。
在有些人眼裡也許是「導演不太會說故事」,但對我而言卻是最不做作、最深沈的悸動。
另外,為什麼會提到《新天堂樂園》和《海上鋼琴師》?因為這兩部片我分別看過2次和3次,
相較起那份永恆不變的感動,這兩部台灣電影雖多了點生澀,但也多了一份熟悉和溫暖。
近年來,要感動我很容易,但要讓我因感動而費工夫整理思緒,很難.....
這兩部電影真的令我由衷推薦,值得細細品嚐、反覆玩味!
p.s.「大大」的嘴巴和神情真的跟瑤魚兒有像到.....

還有!!
關於海角七號的" 瑤語錄"應該是:
"那個日本人沒有資格說他愛友子!!因為他沒有勇氣帶她走!!"
關於這個論點,
雨跟瑤爭論許久...
唉,男人..
是是是,馬上幫妳加上去
不過後來我也同意妳的說法,所以才有「另一條主線...」這段~
好啦,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