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待在花蓮過日子,昨天變得有太安逸,很懶。
今天即將進入宜蘭重點區域,要重拾一下認真旅行的心情。
不過旅途不知不覺已經來到第12天,是應該要有點累了。
今天開始一連串建築行程,我想旅記會稍微無聊一點。
我的左腳板和右大腿又開始作怪.....
今天早上看天色不錯,又抽空到「浮線私人住宅」去找碴一下,看照片能不能好看一點。
(其實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抓到沒人在的時間,拍個夠...)
檢視較大的地圖
門口有介紹小冊,裡面有說明什麼叫做「高級」,有經過別忘了拿~
說到這個月台天棚,真的是殘酷現實的最佳明證。
本來應該是非常簡潔、強而有力的交錯線條(粗的部份),結果應該是為了要確實固定張力膜,
又加了細的十字形結構,然後整個力與美的效果完全被破壞殆盡,變得很複雜又很重。
好吧,我知道這段應該沒幾個人看得懂,下次我再找圖出來講.....
驅車回到羅東,經過一處很怪異的地方。
由於這個公園另一側緊鄰宜蘭縣立東光國中,顯然是藉由這樣的規劃方式讓兩者共用一個開放空間,
如此也造就東光國中成為一個「無圍牆校園」(校園=公園)。
離開羅東鎮進入宜蘭縣政中心。看著沿路不錯的天氣,努力鞭策自己要認真.....
在縣政中心附近繞一圈,又發現另一座「無圍牆校園」,就是宜蘭縣立凱旋國中。
(要不是看到車輛禁止進入的標示牌,我根本不曉得這座學校的名字...)
因為今天不是假日,學校裡還有學生在上課,我就沒有白目衝進去了(雖然應該可以申請參觀)。
如果是假日,應該可以輕鬆進去親身體驗一下無圍牆校園空間的感受。
無圍牆校園的議題近年來在社會上造成熱烈討論,正面反面的意見都有其理論依據。
基本上,我的立場是支持「無圍牆校園」的產生。
相較於西方社會在都市結構普遍存在的「放」,需要以學校作為「收」;
而在東方社會都市結構普遍為「收」,因此在學校培養「放」的觀念是必要的。
簡單講就是這樣,要詳細談要講很多,我現在沒那個空.....
接著進入縣政中心的主體建築群,也就是宜蘭縣政府和縣議會。
宜蘭縣政中心是個很特別的官方辦公機構,區塊中包含縣政府、縣議會、地方法院、地檢署等建築,
所有建築物圍繞著一個不規則圓形廣場,於是形成巨型都會公園與公家單位組成的特殊區塊。
不知道是先有是室內空間的想法,還是先有設置小山丘的意圖?
無論是哪一個,都成功營造出優秀的空間經驗。
縣政中心週邊有一些有意思的場所,趁這機會也去繞了一趟。
左上方天井的鐵網是上次來就有看到,據說是為了防止不肖份子往下丟擲物品,
事實上上次造訪(大約3年多前)也確實看到幾片破掉的玻璃展示品。
曾經看到網路上有人說:「難道台灣人就不配擁有好東西嗎?」
真是心有戚戚焉.....
不過入口空間的壓迫感好像蠻重的.....
有嘗試去走到門口看看,過程中一直擔心頭去撞到什麼東西。
(雖然實際上並沒有撞到任何東西,我會躲...)
宜蘭縣政中心到此告一段落,轉往宜蘭縣員山鄉。
回到宜蘭市的途中再度偶然發現怪東西.....
(所以說漫無目的的旅行真是樂趣啊~)
說真的,看了一天的宜蘭建築,到這邊已經累到不行.....
其實我不知道這裡到底應該叫做什麼?只知道以前是台鐵的宿舍群。
整體來說規劃得不錯,唯一讓我有「微詞」的地方就是...原來的泥土地統統都不見了,
大部分的地面都換成了硬鋪面,對講究綠建築的這個時代實在有點不合時宜。
像這類型的廣場對於地下水的涵養應該是非常有幫助的,
弄成硬鋪面也許是公家單位的意思,不過就真的是可惜了.....
有些人可能不太明白我在說什麼,所以這裡特地說明一下。
地下水對於地層有著很大的幫助,除了適當的水分能夠穩固土壤之外,
植物也可以透過礦物質豐富的地下水間接獲得養分,
對於宜蘭這類臨海的城市也能避免海水鹽分入侵進而破壞地層結構。
(這就是為什麼近代開始對養殖漁塭嚴格控管,因為超抽地下水會造成地層下陷等嚴重後果)
近代由於下水道系統的建立,使得雨水落到地面之後就會排入下水道系統,
而無法經由天然管道對地下水的流失進行補充。
因此建築業界研發出透水磚之類的材料及工法,以彌補地下水滋養不易的缺憾,
當然,如果能保存足夠的土壤地面是更理想、更有效率的方式。
離開宜蘭市,不久就抵達溫泉鄉礁溪,今晚當然就住在溫泉旅館裡享受一下。
在戶外泡腳好像可以吸收日月精華的感覺,很多明顯是住在溫泉旅館的遊客都特地泡上一泡.....
這兩天我覺得我罹患了「拍照強迫症」,最大的原因應該跟我的腦記憶容量不足有關。
我開始漸漸地記不了那麼多的資訊,所以只好倚重照片來幫我記憶,這個情況實在讓我很害怕.....
現在對我而言,每張照片就是一把鑰匙,幫助我開啟每一個記憶抽屜。
(有些卡死了就沒辦法了...)
不過今天照片真多,看得我頭好昏.....
今天即將進入宜蘭重點區域,要重拾一下認真旅行的心情。
不過旅途不知不覺已經來到第12天,是應該要有點累了。
今天開始一連串建築行程,我想旅記會稍微無聊一點。
我的左腳板和右大腿又開始作怪.....
今天早上看天色不錯,又抽空到「浮線私人住宅」去找碴一下,看照片能不能好看一點。
(其實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抓到沒人在的時間,拍個夠...)
檢視較大的地圖
門口有介紹小冊,裡面有說明什麼叫做「高級」,有經過別忘了拿~
說到這個月台天棚,真的是殘酷現實的最佳明證。
本來應該是非常簡潔、強而有力的交錯線條(粗的部份),結果應該是為了要確實固定張力膜,
又加了細的十字形結構,然後整個力與美的效果完全被破壞殆盡,變得很複雜又很重。
好吧,我知道這段應該沒幾個人看得懂,下次我再找圖出來講.....
驅車回到羅東,經過一處很怪異的地方。
由於這個公園另一側緊鄰宜蘭縣立東光國中,顯然是藉由這樣的規劃方式讓兩者共用一個開放空間,
如此也造就東光國中成為一個「無圍牆校園」(校園=公園)。
離開羅東鎮進入宜蘭縣政中心。看著沿路不錯的天氣,努力鞭策自己要認真.....
在縣政中心附近繞一圈,又發現另一座「無圍牆校園」,就是宜蘭縣立凱旋國中。
(要不是看到車輛禁止進入的標示牌,我根本不曉得這座學校的名字...)
因為今天不是假日,學校裡還有學生在上課,我就沒有白目衝進去了(雖然應該可以申請參觀)。
如果是假日,應該可以輕鬆進去親身體驗一下無圍牆校園空間的感受。
無圍牆校園的議題近年來在社會上造成熱烈討論,正面反面的意見都有其理論依據。
基本上,我的立場是支持「無圍牆校園」的產生。
相較於西方社會在都市結構普遍存在的「放」,需要以學校作為「收」;
而在東方社會都市結構普遍為「收」,因此在學校培養「放」的觀念是必要的。
簡單講就是這樣,要詳細談要講很多,我現在沒那個空.....
接著進入縣政中心的主體建築群,也就是宜蘭縣政府和縣議會。
宜蘭縣政中心是個很特別的官方辦公機構,區塊中包含縣政府、縣議會、地方法院、地檢署等建築,
所有建築物圍繞著一個不規則圓形廣場,於是形成巨型都會公園與公家單位組成的特殊區塊。
不知道是先有是室內空間的想法,還是先有設置小山丘的意圖?
無論是哪一個,都成功營造出優秀的空間經驗。
縣政中心週邊有一些有意思的場所,趁這機會也去繞了一趟。
左上方天井的鐵網是上次來就有看到,據說是為了防止不肖份子往下丟擲物品,
事實上上次造訪(大約3年多前)也確實看到幾片破掉的玻璃展示品。
曾經看到網路上有人說:「難道台灣人就不配擁有好東西嗎?」
真是心有戚戚焉.....
不過入口空間的壓迫感好像蠻重的.....
有嘗試去走到門口看看,過程中一直擔心頭去撞到什麼東西。
(雖然實際上並沒有撞到任何東西,我會躲...)
宜蘭縣政中心到此告一段落,轉往宜蘭縣員山鄉。
回到宜蘭市的途中再度偶然發現怪東西.....
(所以說漫無目的的旅行真是樂趣啊~)
說真的,看了一天的宜蘭建築,到這邊已經累到不行.....
其實我不知道這裡到底應該叫做什麼?只知道以前是台鐵的宿舍群。
整體來說規劃得不錯,唯一讓我有「微詞」的地方就是...原來的泥土地統統都不見了,
大部分的地面都換成了硬鋪面,對講究綠建築的這個時代實在有點不合時宜。
像這類型的廣場對於地下水的涵養應該是非常有幫助的,
弄成硬鋪面也許是公家單位的意思,不過就真的是可惜了.....
有些人可能不太明白我在說什麼,所以這裡特地說明一下。
地下水對於地層有著很大的幫助,除了適當的水分能夠穩固土壤之外,
植物也可以透過礦物質豐富的地下水間接獲得養分,
對於宜蘭這類臨海的城市也能避免海水鹽分入侵進而破壞地層結構。
(這就是為什麼近代開始對養殖漁塭嚴格控管,因為超抽地下水會造成地層下陷等嚴重後果)
近代由於下水道系統的建立,使得雨水落到地面之後就會排入下水道系統,
而無法經由天然管道對地下水的流失進行補充。
因此建築業界研發出透水磚之類的材料及工法,以彌補地下水滋養不易的缺憾,
當然,如果能保存足夠的土壤地面是更理想、更有效率的方式。
離開宜蘭市,不久就抵達溫泉鄉礁溪,今晚當然就住在溫泉旅館裡享受一下。
在戶外泡腳好像可以吸收日月精華的感覺,很多明顯是住在溫泉旅館的遊客都特地泡上一泡.....
這兩天我覺得我罹患了「拍照強迫症」,最大的原因應該跟我的腦記憶容量不足有關。
我開始漸漸地記不了那麼多的資訊,所以只好倚重照片來幫我記憶,這個情況實在讓我很害怕.....
現在對我而言,每張照片就是一把鑰匙,幫助我開啟每一個記憶抽屜。
(有些卡死了就沒辦法了...)
不過今天照片真多,看得我頭好昏.....
但這些水泥,說真的,讓人非常的痛苦,也產生視覺上的壓迫感。
還有他到處亂拉的水泥,非常的不耐,不過10年,處處像廢墟一樣。
且進去裡面,感覺非常的怪,好像有很多髒東西在裡面一樣。
如果說用磚頭褡一搭,就叫融合。
那真的是夠了。
也希望各位學建築的引以為鑑
櫻花陵園 縣府再槓建築師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縣櫻花陵園工程,建園區D區因部分坡度逾三十%,依規定不能開發建築;縣府抨擊建築師黃聲遠規劃三年半才發現,質疑專業能力;黃聲遠反駁,規劃完全依縣府開發計畫設計,開發計畫出問題,不能把責任推給建築師。
三年半後發現問題
縣府呼離譜
縣府工務處長呂學麟直呼「太離譜了」,現在才說有問題,為何以前都不知道?專業在哪裡?計畫室處長楊金源也說,縣府將追究規劃設計責任;副縣長林信華擔心,七千多個納骨位移到E區、F區,恐影響品質;財政處說,十億元工程款都是縣府自籌,拖那麼久幾乎拖垮縣府財政;民政處指出,如果確定A、B區明年可完工,年底就可預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oct/3/today-north9.htm
不過說實話以黃聲遠團隊的運作方式,追加經費的情況應該不意外
黃聲遠團隊的操作方式,近年來多少引起我一點疑惑
特別是從礁溪衛生所之後.....
至於「與居民生活格格不入」的部份,因為我不是宜蘭人,
感受可能不是那樣深,有請小牛兄不吝分享:)
「櫻花陵園」的問題,我認為沒那麼單純
沒看過開發計劃書和規劃報告,不敢說什麼
只能說這類問題絕對不會只有單方面的責任.....
這樣我可以直接把連結給Joaquim..
因為我覺得他應該會很喜歡你的介紹跟路線
資料我可以大概整理一下,到現場再給他就可以了
我們都是建築人,所以很瞭解彼此的脾氣
若有機會再造訪一定到此地見識一下!
範圍很廣的一遊,真強!
經過的幾個奇怪地方是:
「一個很大的天棚下面有一群學生模樣的人在練習樂器」:第二文化中心/黃聲遠
「校園建築相當有特色,設計手法相當眼熟」:凱旋國中/黃建興
「感覺上像是個防空洞之類的場所」:員山機堡/黃聲遠
「台鐵的宿舍群」對面的「人造金屬樹」:丟丟咚森林/黃聲遠
不過我承認,凱旋國中那個我猜錯了.....
感謝路過宜蘭人慷慨釋疑加以正名,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感激
所以說人不用懂太多,重點是要遇到好路人(?)
以後應該還會多多勞煩宜蘭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