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考慮之後,決定懷著昨天那份感動的心情,把腳步放慢,好好地繼續鑑賞台東市其他的地方。
所以今天將會在台東市續住一晚,不過昨天看到另一間更便宜的商務旅館,所以還是選擇搬家。
今天的遊歷重點是台東美術館、卑南文化公園、台東鐵道藝術村和誠品台東故事館。
檢視較大的地圖
在台東博物館悠閒了一下後,繼續前往卑南文化公園。
卑南文化公園的誕生源自於1980年7月,
在原卑南車站(現為南迴鐵路臺東新站)進行興建工程時所發現的卑南文化遺址。
而後為達成保護遺址及社會教育等目的,同時避免為遺址所在地帶來過度衝擊,
催生了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設立,而在卑南遺址地區則規劃成為野地公園。
於是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卑南文化公園便成為環環相扣、渾為一體的展示及教育園區。
展示館裡非常詳盡地說明了卑南文化的生活情況,也提供民眾各種參與的活動,
例如小朋友的考古尋寶遊戲、成人的卑南玉飾製作,時間配合的話也是可以玩個半天。
我想是因為當初此地是私人產業,在發現遺址後由政府徵收管理,因此就變成公私產業緊鄰的現況。
也因為仍然要顧及農民的權益,所以在園區入口處才會出現下面這種標示。
這也算是一種妥協吧~
無論如何,只要具有正面意義就是一件好事。
花很多時間慢慢晃完卑南文化公園,看看時間也該折回去找住宿點。
結果運氣不錯,今天的住宿點就在舊台東火車站旁邊,也就是現在的台東鐵道藝術村。
近年來台灣非常流行「閒置空間再利用」、「舊建築再利用」,無輪結果如何這都是正確的方向。
唯有將過往的歷史保存下來,才能豐富文化的深度。
雖然目前這類活動都是由少數文史或藝術工作者所策劃推動,
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經由這些成果所產生的教育效應,讓所有群眾都有對文化活動貢獻的自覺。
接下來就在附近的誠品台東故事館也是一個例子。
其實這些舊式建築在比例上都很講究、很美,
所以只要稍加整理及小小改動一下,就可以風華再現。
這又是一個商業與文化完美結合的優良案例。
文化需要商業的輔助是必然的,古今中外皆如此;
但如何在商業化的同時不失去文化的本質,則是文化建設真正成功的關鍵。
也許,我們都是在那樣的環境裡長大的。
將來,我們的孩子們也能體會,並且為此種下文化的樹芽.....
這幾天剛好在台東故事館展出「優人神鼓20週年影像展」,
此時此刻優人神鼓也在進行「雲腳台灣」的50天環島表演。
這個團名類似日文、卻是道地土生土長的台灣擊鼓團體,
讓我不禁想到我們的文化終究與那個遠古時代的中華民族密不可分。
承認台灣文化的滋養,並不代表必須放棄承襲自遙遠時代的傳統,
如何融合兩者在新時代拋棄包袱、走出自我的路,我想優人神鼓可以是其中一個借鏡。
只能說,我徹底地懾服於優人神鼓「道藝合一」的終極境界,
在觀賞優人神鼓影像展的過程中不禁兩眼噙淚.....
我為什麼會突然跑到這裡?
因為昨天看的展覽,沒買專刊,晚上後悔了,只好今天特地跑回來買。
這個廁所也是我特地去照,因為昨天入住的飯店,住進去時和服務人員聊起來,
服務人員說她都會告訴客人「一定要來見識一下史前館的公共廁所」。
一個廁所就可以讓一般民眾興奮地廣為宣傳,誰能說建築不足以改變世界?
今天算是把台東的行程走完了,一直累積的感動心情也在優人神鼓展覽中小小潰堤。
這一趟台東之旅算是滿載而歸,心裡感到非常滿足。
對我來說,旅行就像是釀酒,
在旅程中我已經獲得最好的葡萄,放進酒桶裡.....
需要經歷多少時間才會熟成?
釀出來的會是什麼樣味道的酒?
總有一天打開塵封的酒桶,又將會是一件生命中值得驚喜的事.....
所以今天將會在台東市續住一晚,不過昨天看到另一間更便宜的商務旅館,所以還是選擇搬家。
今天的遊歷重點是台東美術館、卑南文化公園、台東鐵道藝術村和誠品台東故事館。
檢視較大的地圖
在台東博物館悠閒了一下後,繼續前往卑南文化公園。
卑南文化公園的誕生源自於1980年7月,
在原卑南車站(現為南迴鐵路臺東新站)進行興建工程時所發現的卑南文化遺址。
而後為達成保護遺址及社會教育等目的,同時避免為遺址所在地帶來過度衝擊,
催生了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設立,而在卑南遺址地區則規劃成為野地公園。
於是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卑南文化公園便成為環環相扣、渾為一體的展示及教育園區。
展示館裡非常詳盡地說明了卑南文化的生活情況,也提供民眾各種參與的活動,
例如小朋友的考古尋寶遊戲、成人的卑南玉飾製作,時間配合的話也是可以玩個半天。
我想是因為當初此地是私人產業,在發現遺址後由政府徵收管理,因此就變成公私產業緊鄰的現況。
也因為仍然要顧及農民的權益,所以在園區入口處才會出現下面這種標示。
這也算是一種妥協吧~
無論如何,只要具有正面意義就是一件好事。
花很多時間慢慢晃完卑南文化公園,看看時間也該折回去找住宿點。
結果運氣不錯,今天的住宿點就在舊台東火車站旁邊,也就是現在的台東鐵道藝術村。
近年來台灣非常流行「閒置空間再利用」、「舊建築再利用」,無輪結果如何這都是正確的方向。
唯有將過往的歷史保存下來,才能豐富文化的深度。
雖然目前這類活動都是由少數文史或藝術工作者所策劃推動,
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經由這些成果所產生的教育效應,讓所有群眾都有對文化活動貢獻的自覺。
接下來就在附近的誠品台東故事館也是一個例子。
其實這些舊式建築在比例上都很講究、很美,
所以只要稍加整理及小小改動一下,就可以風華再現。
這又是一個商業與文化完美結合的優良案例。
文化需要商業的輔助是必然的,古今中外皆如此;
但如何在商業化的同時不失去文化的本質,則是文化建設真正成功的關鍵。
也許,我們都是在那樣的環境裡長大的。
將來,我們的孩子們也能體會,並且為此種下文化的樹芽.....
這幾天剛好在台東故事館展出「優人神鼓20週年影像展」,
此時此刻優人神鼓也在進行「雲腳台灣」的50天環島表演。
這個團名類似日文、卻是道地土生土長的台灣擊鼓團體,
讓我不禁想到我們的文化終究與那個遠古時代的中華民族密不可分。
承認台灣文化的滋養,並不代表必須放棄承襲自遙遠時代的傳統,
如何融合兩者在新時代拋棄包袱、走出自我的路,我想優人神鼓可以是其中一個借鏡。
只能說,我徹底地懾服於優人神鼓「道藝合一」的終極境界,
在觀賞優人神鼓影像展的過程中不禁兩眼噙淚.....
我為什麼會突然跑到這裡?
因為昨天看的展覽,沒買專刊,晚上後悔了,只好今天特地跑回來買。
這個廁所也是我特地去照,因為昨天入住的飯店,住進去時和服務人員聊起來,
服務人員說她都會告訴客人「一定要來見識一下史前館的公共廁所」。
一個廁所就可以讓一般民眾興奮地廣為宣傳,誰能說建築不足以改變世界?
今天算是把台東的行程走完了,一直累積的感動心情也在優人神鼓展覽中小小潰堤。
這一趟台東之旅算是滿載而歸,心裡感到非常滿足。
對我來說,旅行就像是釀酒,
在旅程中我已經獲得最好的葡萄,放進酒桶裡.....
需要經歷多少時間才會熟成?
釀出來的會是什麼樣味道的酒?
總有一天打開塵封的酒桶,又將會是一件生命中值得驚喜的事.....
介紹台東建築網路攝影展
內容令人發噱,但也常常令人深省,值得細細思考品味!
觀光是花蓮可能的出路,這總比因為土地便宜所以招商蓋一個鳳林環保科技園區(就是你們的大發廢五金的勾當)還好吧,這不但是花東縱谷唯一的工業污染源,而且因為招商不順利,政府還補貼廠商租金,一坪月租金才18元.
你在花蓮看了些水泥廠礦場,花蓮除了賣祖產也要想想別的出路,雖然觀光也會造成衝擊.
交通改善是基礎建設,一般上班族能出門旅遊的時間有限,我們不敢唱高調說能吸引多少外國觀光客
又,其實日本的溫泉區景象與知本關仔嶺差異不大
嚴長壽應該是覺得知本一般收費的旅館,污辱到知本老爺的美吧
觀光的確是出路,但只是"之一"
還是那一句老話:「把生活環境弄好,還怕人不來嗎?」
在西班牙有一位老師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並以此警惕
「巴塞隆納是全世界最好的商店...」
「大家都會想去好商店買東西,可是沒有人會想住在商店裡」
仔細想想這些話背後的含意,您就會瞭解我的意思
不過我也非常認同您對交通的看法,如果東部鐵路水準可以提昇,
無論是對觀光或是生活都是非常大的助益
觀感這種事實在是很難講得準,畢竟每個人的造訪經驗都不同
當時知本只給我一種冷清、沒落的感覺,也許只是天氣給我的誤導吧.....
有人說交通不是發展觀光的重點
對從南部來的遊客來說三小時車程是ok的
但是如果從台北來的話,台東實在太遠了
我有個想法歡迎看看
http://www.wretch.cc/blog/cobyyang&article_id=16981537
因為在我心裡永遠有廬山這個噁爛第一名當墊背,所以到哪都覺得OK
回歸正題,知本風景區由於本身就有社區在當地,
感覺上那些建築物出現在那裡還不算是太突兀(密度的問題...)
加上如您所說,近年當地逐漸沒落,失控的發展有停止的跡象,
造成反感的程度當然也就大大降低~
您資料收集整理得好棒,我可以放個您網站的連結嗎?
我認為,交通的確不是發展觀光的重點
要不然花費十幾個小時的歐洲美洲不就沒人去?
應該這樣想,要您花4~5個小時去,您希望看到什麼?玩到什麼?
如果看到的是我在家門口7-11都看得到的零食,
玩到的是一個下午就厭煩的沒獨特個性的碗羔鳥蛋溫泉區
我幹麼花費那個時間去?在家裏按摩浴缸洗個鴛鴦浴還比較爽
(嚴正聲明,我家沒按摩浴缸,也沒鴛鴦浴,以上講的純屬假設...)
這樣講您懂了嗎?
有機會我會針對這個議題寫個專文,有很多東西可以講
(論文的好題目喔~)
最後,如果建立完善鐵路只是為了觀光,那我看這塊地也不能住人了.....
旁邊有盪鞦韆的那種房子,我可不可以在以後我們的養老村預訂一棟啊?!
第一次知道優人神鼓,是同學帶我去看的電影「戰‧鼓」,也是看得全身撼動,眼眶含淚...
花東的天空,真是藍美得不像話啊~
請記得通知莊地主.....
說來慚愧,優人神鼓是我這趟環島才知道
在屏東恆春時還剛好與雲腳活動失之交臂
(當天我剛好經過預定場地,不過回想起來那天活動似乎取消,可惜...)
最近常下雨,我的好天氣日子已經遠離了.....
想起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計畫
隨著年齡,工作,家庭.......已先放在一旁
在等個5,6年等小孩大一點
一起環島
回到高雄在找你和阿守出來聚聚
聽你一路上的見聞
第一天晚上還跟曾建築師跑去打球.....
計畫的執行也需要機運,別在意
過一陣子帶著小孩一起環島會更有樂趣的~
回高雄一定會找你們的!